2024-07-31

如何掌握溝通的關鍵?人際關係三大秘訣:讓你成為高效溝通者!

如何掌握溝通的關鍵?人際關係三大秘訣:讓你成為高效溝通者!

偉大的靈魂人物,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‧阿德勒(Alfred Adler)的經典名言說:「人生的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。」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,不管是工作、朋友、家庭...等,所發生的人際問題全部都可以轉換為溝通面的問題。


溝通的目的是雙方正在表達個人的思想、感覺、資訊...等,藉以透過彼此的了解與交流,從而達到和諧的關係。在經歷兩人以上的對談最怕的第一部分就是拒絕「聆聽」這件事,因為聆聽是建立溝通的橋樑,更是展開一段有意義對話的關鍵。

聆聽的三大要點:改善人際關係的關鍵

  • 從內在出發

先聆聽,再理解。這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聆聽,更應該是要理解對方在陳述的心態。

  • 共識上的困境

困難的一面是由於不同個體,會有單方面思考的障礙。我們往往習慣以單方面的思維去溝通,這將會是造成無法找出雙方的共識點與接受的主要原因。

  • 最佳的狀態

站在不同的角度傾聽和理解,可以展現個人的器度。好的溝通可以交換經驗(意見),從而達到更好的共識。

三明治溝通法的豐富意義

三明治溝通法小編覺得它等同於漢堡包溝通術,因為上下各有一片麵包夾住中間最重要的料,對麵包來說就是「悅耳的話」,而中間的料就是最精華、最需要花時間讓對方瞭解的「建議」。

說話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技能,但如何把話包裝的更好,則是我們應該精進的能力。雙贏溝通的效果能確實「達成表達目的」又不搞壞「關係」

三明治溝通法的三個層次

1、認同對方、肯定對方的優點

難免我們會遇到需要請對方改變某種狀態的時候,都會先在內心裡演過一輪內心戲,總會設想如「他改不了吧,講了有什麼用。」、「要怎麼開口才不會讓對方討厭我呢?」又或是反覆糾結對方為何用這種方式對待等。針對事情的方向,我們可以站在他做的事先認同,再讓聽者引起對他有益的共鳴。

2、提出核心建議/指責

實際說出希望對方改變的方向,在這段話中不該用委婉、含糊不清的表達方式去傳達,避免混淆聽者吸收的認知,更是因此對前面的讚美話而感到多餘。

3、支持與信任的語氣提出看法

以鼓勵、相信、期待或關愛的口吻來結尾好聽的話,可以幫助聽者以正向的心態來接納和消化這些資訊。

如何實際應用三明治溝通法?

工作篇

層級 內容
認同對方 小明,這次的報告做得很棒,我覺得內容已經很貼近於公司想要的了。
核心建議 而且,我覺得你還可以用上次那份圖表來加強,因為它更加直覺,也讓大家一看到圖就會明白你的目標數字。
結尾句 期待下次再看到你出色的報告表現。

朋友篇

層級 內容
認同對方 我知道最近你和家裡的狀況有些困難,也明白你總是想多付出自己的心力。
核心建議 不過,我想如果下次你嘗試直接表達需求,減少反覆描述事件的經過,幫助對方更簡單了解你的感受。
結尾句 你最大的優點是善解人意,希望別人了解你之前,也需要先了解你自己喔。下次試著直接表達,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好結果。

伴侶篇

層級 內容
認同對方 最近裝潢家裡的事,我知道你蒐集了很多資料跟筆記,對價格與商品來說你一定是瞭如指掌。
核心建議 其實,你還可以看看這些資訊,這些竟然也有分享格局與推薦的傢俱套組。除了有你期望的風格外,更也可以找到我們彼此都喜歡的顏色。最棒的是有些款式簡單卻又不會太貴,我覺得可以多參考看看。
結尾句 你對家裡的事,總是主動且想的仔細,或許我們再多利用線上交流的平台,可以更確定我們的方向。

使用三明治溝通技巧的小眉角!

1、合宜的外部場合

不管今天對象是誰,營造完美溝通的物理空間應該是舒服、愉悅且單一對象的。這才能幫助雙方讓溝通這件事,是在理想化的溝通狀態下談

2、負面修飾語視情況而定

馬歇爾.葛史密斯(Marshall Goldsmith)是美國知名的教練專家,長年為企業界的高階主管提供領導力的訓練。他認為良好的禮儀就是良好的管理,他說即使是身經百戰的主管仍會有一些常犯的壞習慣,那就是在需要建議的內容上,過度使用負面修飾語如「不是」、「但是」或「然而」來說話,因為這有可能會造成別人心裡的反彈聲:「只有你是對的,我是錯的。

3、語調舒適才能營造雙贏效果

說話的語調也要注意,要打造適合溝通的狀態,一定要注意平靜溫和的口吻才是聽者想聽到的,若在最一開始會感到緊張,不妨在說之前先深呼吸,這樣才能讓精心準備好的內容,能夠以最溫和明確的方式讓對方吸收。


三不四要公式:提升高效溝通的技巧

三不四要公式:一套必須要知道如何成為溝通高手的溝通技巧!

看完上面的溝通應用,你是否也想試著用三明治溝通來提供他人建議呢?其實,對於人際溝通只要秉持著對他人聽起來是舒服的方式,並且具備清楚的訊息傳達,就能夠大大降低破壞他人的情緒與造成負面效果的機會囉!此外,小編精心整理的「三不四要」公式:

三不被動:

  • 不把對方放在心上

建構有效的溝通前,大家不該忽略,沒有安全感的基礎關係,這會讓彼此之間難以坦誠以對。如何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礎,更應該是公開透明,承諾的事項也務必兌現,才可以讓對方感覺被重視。

  • 不清楚表達實際需求

拐彎抹角的傳達,會造成別人的誤解,更無法達成共識。避免因誤會產生摩擦,建議大家清楚並且直接地表達需求與期待,才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失望發生。

  • 不保持客觀的態度

溝通的時候若一度失去理智,就會容易讓事件走向至無法挽救的地步。請大家一定要維持公正、公開與客觀的態度避免受個人情緒影響,時刻提醒自己站在解決問題的角度為出發點,才更可以看到問題的癥結點。

四要主動:

  • 要會觀察

談論敏感話題選擇更私密的地方進行交流,溝通過程看準時機再發話,不強迫對方在不願意的狀態下進行;溝通過程中,應確認雙方都在討論同一件事情上,有效避免資訊接收不當的問題。

  • 要懂得傾聽

想建立良好的溝通,傾聽是不可或缺的行動。大家說話時會因為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而打斷別人的話,下次不妨以眾所周知的「停、看、聽」技巧作為應用,讓對方充分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,促使對方感到被尊重,就更有可能願意聆聽你的觀點。

  • 要注意身體語言、情緒語調

雙方溝通時應保持「互相尊重」的態度,無論站在對方的觀點、感受、隱私以及權益。穩定的情緒和語調創造良好的氛圍;善意的面部表情、得體的肢體語言增加交流效果。

  • 要精準表達

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。提出的內容應該更具體、完整,避免模糊和空泛的指示。

排除認知扭曲:解決由自我內耗引起的問題

反映心理問題都是來自錯誤的負面思考,這就稱為『認知扭曲』。這是指對所有困難和問題,由自己賦予這些事件背後的意義,造成斷章取義的思考習慣,甚至自然到你根本很難發現到它的存在,實際上卻根深蒂固的危害你的情緒與心理健康。

每個人的觀點和感受都與他人不同,以這點來說更應該想著「你獨立的思考和感受並非表示這些認知都是錯誤的。」反觀這點會是更能幫助自我敞開心懷,去聆聽並採納他人的建議,而不是用抗拒的心態來接受。

總結語

和諧的關係,需要彼此間的理解與共鳴。堅信自己「獨立的思考和感受並非都是負面問題。」反觀思考這樣的空間是幫助自己成長的機會,表達以包容和建設性進行,不損害人際關係為主。做到開放的心態,傾聽對方的內容,尊重的態度做溝通,對每一場溝通都能建立健康、積極的新關係。

今天分享的小語錄就到這邊,期待下一次和閱讀的你再次見面!